生喜,一信而入,当下承担,再无怀疑,佛经上自然会讲三界唯心,除妄存真,那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法门;对中根器的人,知见障碍太深,没法当下承担,佛经上自然会告诉你打坐参禅或是专念佛号,以一心而摒除多心杂念,以禅定而断除五欲,除五欲而自清静,得清静而开智慧;下根器的人,妄心太重,疑虑太多,难信难解,又不能专注,佛祖只能退而求其次,教其去恶为善,多结善缘,以求多得助力,去障开慧,早晚也能成就。总比一个人到处结下恶缘得好,恶缘太多,时时都有恐怖忧心的外境来干扰,本来就够不清静了,又如何能安得下心来?”
他见多多瞪着大眼看着他,笑道:“佛经上教人行善,也只是一个方便法门,与其他法门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,只是到达山顶的一条路而已。你上山的路有很多,但目的却是到达山顶,而非走路。走不同的路,只是用不同的手段上山,走路本身并非目的啊。其实所谓根器的差异,也并非真有这差异,每个生命在不同的轮回过程中,际缘不同,因此显现出不同的业识能力。比如有的人生来就是音乐天才,那是他这一生在声相方面的障碍相对较少,和大家比起来,他自然显得像个天才。但在另外的生生世世中,他声相上的障碍未必就少了,说不定障碍和